Photographic_learning

摄影参数介绍

  • 白平衡:通过调整色温尽量保持白色为原本的白色,即平衡白色的颜色。(本质是通过调整色温来调整蓝色/红色的互补色 )(90%的场景可以使用自动白平衡)

    • 白色优先/氛围优先
    • 环境中光源很多的时候,自动白平衡可能效果不好,手动不知道设置什么的时候,设置一下白卡校准。延时拍摄需要手动设置,不然会收到忽然出现物体的影响。RAW格式后期可以无损更改白平衡
  • 色温:颜色的温度,色温越高 颜色越偏蓝,色温约低,颜色越偏红。

  • 色相:后期修改偏色,颜色发绿等等。

  • 对焦:主要依靠镜头来完成。镜头外圈单位为m,内圈单位为inch,AF自动对焦,MF手动对焦 (当环境较暗,色彩很多的时候,自动对焦可能会不准。镜头有最小对焦距离,不得小于此,否则会无法对焦。)

  • AF-S:单次对焦,移动相机对焦距离也不会改变。

  • AF-A:自动检测物体是否移动。

  • AF-C:连续对焦模式。(80%)

  • DMF:自动对焦后,可手动精细对焦调节

  • 广域对焦:屏幕范围内任何都可以对焦

  • 点对焦SML,小中大。自由选择对焦点。

  • 扩展点:点无法对焦的时候在附近找扩展点进行对焦

  • 跟踪对焦:选择对焦区域。对焦点会一直跟着指定物体。

  • AF过渡速度:从一个对焦点移动到另一个对焦点的速度

  • AF转移灵敏度:如果焦点前有物体掠过的时候,是否会快速对焦到物体身上。

  • 测光模式

    • 全局测光:分割画面,单独测光,提高焦点附近权重,计算均值。(90%)
    • 中心测光:对画面中央物体进行测光,比如拍人的时候。
    • 点测光;顾名思义。
  • 曝光补偿:白+黑-,拍摄人物可以适当增加一点曝光补偿。因为人体反射率25%左右。相机自动曝光会拉低曝光值,导致人物偏暗。打开直方图也可以。

  • 光圈:F值。数字越大,光圈越小。

    • 光圈越大,进光亮越多。
    • 光圈越大,虚化越明显,景深越浅。拍摄人物的时候放大光圈,拍摄风景的时候缩小光圈。
  • 快门:单位:s 1/100秒。会计算0.01s的进光量到传感器。

    • 快门速度越慢,进光量越多。
    • 快门速度还会影响拖影。 运动速度较快的设备使用较快的快门速度。轨迹则用慢速快门。
    • 一般可以设置快门速度值比焦段数值更高。
    • 果冻效应:物体运动过快导致每一行图像数据有时间差。导致图片会倾斜。用全域快门来解决。因为全域快门一次读取的是所有的数据。
    • 电子快门,不用机械快门。但是画质会减少,因为cpu还要处理电子快门逻辑。
    • 电子前lian快门。
    • 拍摄视频的时候的快门。和帧数相关。快门速度越快,每一帧记录物体移动时间越少。动态模糊越少。
    • 设置相机的快门速度一般为帧数的2倍数。
  • ISO:ISO越高,画面越亮,噪点越多。增加增益,通电量。一般情况通过光圈和快门来控制曝光,实在没办法了,才会通过ISO提高。增加ISO的时候信噪比会提高。会放大本底噪声。主要是由于进光量不足,被迫只能放大信号,导致噪点被放大变得可见了。

挡位介绍

  • auto:全自动
  • P:程序自动曝光+手动曝光补偿
  • A:光圈优先,相机自动调整快门和ISO。 拍摄人像的时候,大光圈优先
  • S:快门优先挡位,相机自动调整光圈ISO。拍摄运动物体的时候。
  • C1:C2 C3,自定义挡位。